EON体育4娱乐第十九期博士研究生學術報告會順利舉行
2019年11月26日,EON体育4娱乐2018級博士生第一次學術報告會(總第十九期)在光華樓西主樓501、701💁🏿♀️、702室舉行。本次學術報告會分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場🐱、中共黨史專場、黨的建設專場、思想政治教育專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場。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場,安連新就當代中國馬克思恩格斯需要理論的現狀與問題做出探討;海娜以馬克思的世界歷史之眼看待“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全球化為社會主義提供了新舞臺;林小婷在“馬列主義”的提出及演變過程中分析馬列主義的國際主義實質、以及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理論的形成;羅智芸以《國家與革命》的問題為背景出發反思如何就國家問題與國外學者進行理論對話;石明星從分析中國傳統天人合一思想與西方共同體思想出發🐾,分析習近平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思想;孫健就《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關系,分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王曉蕾探究馬克思恩格斯的歷史唯物主義🍌,提出擺脫“歷史決定論-歷史非決定論”框架;吳燕解讀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於永超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系之變進行分析🏋🏻,歸納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實質。
針對安連新的報告,諶中和老師指出需要用歷史性眼光來看待馬克思恩格斯需要理論🧺;對於海娜的報告🌆🩶,馬擁軍老師指出需要註意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之後的社會階段的理論與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是相互交融的現實差別;根據林小婷的報告,吳海江老師指出應具體分析接收馬列主義作為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過程;針對羅智芸的報告🦻,馬擁軍老師指出需要從內容和方法兩個角度分析國外馬列主義、國外列寧主義;對於石明星的報告🚣🏽,戶曉坤老師指出需要註意在二元對立思想基礎之上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與在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基礎之上的差別;針對孫健的報告🤼♀️𓀑,肖巍老師指出《發展》中關於如何與中國道路有機結合這一問題需要深化🅱️;對於王曉蕾的報告,戶曉坤老師指出需要加強對歷史決定論🧑🏭、機械決定論、馬克思的決定論、波普的決定論等概念的理解🈷️;針對吳燕的報告,肖巍老師指出明晰社會基本矛盾導致了主要矛盾的變化,最終進入新時代這一邏輯;針對於永超的報告,吳海江老師指出應該以馬克思主義分析方法論辨析“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中共黨史專場中,顧寧以“早期中國共產黨‘反帝’目標為主題⛪️,探究其確立與演變的過程;陸婷圍繞抗戰時期工業內遷和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三線建設展開論述,對這兩次以國防為中心的經濟建設運動進行了比較研究;張龍傑以鄒韜奮所著紀念文章為考察視角,對其抗戰動員思想進行了探析;鄒祥玲以五年計劃文本為中心🙍♀️,闡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製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規)劃的思想演變◼️;史少毅以宣傳🥄、調查與組織為切入口,研究了國民革命軍東路軍第一路的政治工作🕓。
針對顧寧的報告,楊宏雨老師指出要註意概念之間的差別,收集史料的範圍可以進一步拓展;對於陸婷的報告🧽,王濤老師建議,在啟示部分應該談及國防工業的地理遷移對當今工業布局的影響🏜;針對張龍傑的報告👭🏼,杜艷華老師認為要突出鄒韜奮抗戰動員思想的現實價值👩🏻🦱;根據鄒祥玲的報告,肖存良老師指出🤵🏼♀️◾️,在文章結構上可分別闡述🧑🏻🦽,避免重復性🖕🏿⚃;針對史少毅的報告,杜艷華老師認為作為比較的基礎性研究,對政治工作的評價分析要加強。
在黨的建設專場中,黃冰瓊對列寧無產階級政黨紀律思想的理論來源👁🗨、基本內涵進行了文獻梳理和理論探微,並提出對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的現實啟示;田偉對鄉村治理視角下的“微腐敗”問題的起源🙋、歷史演變🌛、現有研究進行梳理,並對“微腐敗”的內涵進行學理分析🙅🏽💴;王婧飛從政黨文件文本出發9️⃣,對國外主流政黨開展黨員教育管理的舉措和經驗進行了闡述;尹文從原子化社會的概念基點出發,對區域化黨建中的人才資源動員進行了闡釋🧘🏽⚀;王婧飛對趙強的學術論文做了報告🅱️,對改革開放40年高校學生社團治理的發展歷程🌛、經驗和啟示進行了闡釋🚫。
針對黃冰瓊的報告💁🏼,劉紅凜老師指出要深入挖掘列寧黨建思想的文獻材料,並從黨建學科視角提出對現實問題解決的有益建議;針對田偉的報告,高曉林老師指出不能將市民治理理論直接用到鄉村治理的理論中去🪓;針對王婧飛的報告,朱瀟瀟老師指出研究使用的政黨材料必須是最新的,並對不同版本的文本進行分類梳理🧑🏿🍳,使文章內容更紮實🗻;針對尹文的報告,劉紅凜老師指出必須明確和正確使用原子化社會♥️👩🎤、資源動員等概念🥫,並明晰研究範圍👨🏻⚕️。
在思想政治教育專場中🧙🏿,王振雷以“網絡育人”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高校課程思政改革的三維進路;蔣楚楚詳細論述了馬克思勞動觀的邏輯起點與歷史起點之間的關系;孫立在對政治勝任力的構成要素及邏輯關系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闡述了高校輔導員政治勝任力的具體提升路徑;李敏先是解析了法治思維的模式、構成要素及內涵🧔🏼♂️,進而探討了培育大學生法治思維的內容和對策;魏燕玲圍繞享樂論、實現論剖析了西方美好生活思想內涵的研究進路與視域交融;楊飏從研究方法與樣本選取、初步檢索發現及反思不足三方面作了題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的回溯及展望——基於改革開放以來cnki所刊文獻關鍵詞的共詞可視化分析》;李瑩瑩結合前期調研情況分析了大數據驅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何以可能及大數據驅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實踐策略📇;郭瑩闡明了“情感教育”滲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並對與“情感教育”有關的國內外文獻作了梳理;馬林海先是闡發了蘇霍姆林斯基德育目標的豐富內涵、進而對具體的德育目標論述作了辯證分析👳🏻♀️,及對蘇霍姆林斯基德育目標的全面性、人道性、政治性作了系統分析;張敏主要剖析了時代新人培育與先秦儒家君子品格之間的歷史🧖🏻♀️🧑🎤、理論與實踐關聯;李春霞從主動與受動、外顯與內隱、激活與抑製三方面深入分析了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機製👴🏼;侍秋燕主要闡述了法律和道德的同源性🥇🔩、比較了法律想象與道德想象並剖析了想象中的道德與法律;趙成林先是闡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預測的內涵,接著遞進式剖析了預測何以可能、社會預測何以可能、思想政治教育預測何以可能的問題。
針對王振雷的報告,邱柏生老師首先肯定其運用動力理論(系統教育律🤡、個人教育律)來分析高校課程思政改革三維進路的說服力,但是系統教育律👩🏽、個人教育律整體的統一🙃、鬥爭的狀況與高校思政課改革如何結合起來需要進一步剖析。對於蔣楚楚的報告,張奇峰老師指出,還需講清楚馬克思勞動觀的邏輯和歷史的統一的深刻內涵。針對孫立的報告,邱柏生老師指出還需深入分析思想引領和政治引領之間的關系。對於李敏的報告🎬,張曉燕老師認為選題欠缺創新性,並指出該研究需要關註法治思維教育在大學和中小學中的差異。針對魏燕玲的報告👍🎨,張奇峰老師指出,該研究需要進一步剖析美好生活的內涵問題、要素構成問題。對於楊飏的報告,張曉燕老師指出,不能囿於做數據分析,每一次詞頻的變化都應做背景分析👊🏿。針對李瑩瑩的報告💂♂️,邱柏生老師認為該研究需要考慮破除體製障礙✋🧦,如部門所有製的信息孤島性及政治安全中的信息保護。對於郭瑩的報告🟢,張曉燕老師提出對於今天的思政教育理論是否有“情感教育”、存在什麽樣的問題,以及敘事方式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思考。針對馬林海的報告,張奇峰老師指出,需要分析五個德育目標的關系,剖析其中某個目標是否有統攝性,或者其中是否有關聯性👇🏻。對於張敏的報告🙎🏼♂️,唐明燕老師認為需要先對儒家君子人格及其養成機製作歷史梳理,進而分析啟發意義🐔👲🏻。針對李春霞的報告,王賢卿老師指出需要深入分析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機製之間的關系。對於侍秋燕的報告🪕,邱柏生老師指出立論的支撐點還需要找一些名家的論點。針對趙成林的報告🏇🏼,王賢卿老師認為選題有新意,但是難度很大,並指出過程論要從效果來講預測的變量及指標體系🛹。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場,馮文韜回顧經濟全球化的成就🔺,總結新自由主義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問題,提出要以競爭優勢取代比較優勢,充分發揮作用推動技術創新🙍♀️,可以打破限製,實現高質量經濟增長;江可可兼論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時期的內在關聯性,探析毛澤東社會矛盾思想的價值;金莉黎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形成一套中國自身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建構邏輯為本位的價值理念🍚👦🏻,並探討民主政治背後的價值邏輯,從而論述習近平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重要論述的價值之維🤹🏿♂️;李超通過對四對概念:市場化不等於私有化💓;政府調控不等於政府幹預🧚♀️;體製改革不等於體製轉軌;中國道路不等於中國模式的探析🤪,從概念辨析與話語建構兩大角度探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李思思從政治經濟學角度出發,明晰國家資本主義的概念進而予以辨析👮♂️;廉國強探討了正確理解兩個毫不動搖思想與堅持公有製主體地位的關系,並指明混合所有製經濟是兩個毫不動搖在微觀層面的特征🤛🏿,從而準確把握兩個“毫不動搖”的科學內涵;徐哲晟從馬克思的資本構成理論出發,對醫療服務價值的勞動價值論進行分析💔;楊慧敏立足於世界發展的視角,立足於本國發展的視角,闡明習近平新時代觀的發生邏輯及其內在旨趣。
針對馮文韜的報告💃🏼🍧,嚴金強老師指出研究意義和價值很大👭🏻,但是對毛澤東社會矛盾思想研究的層次還沒有體現出來;針對江可可的報告🧑🏻🦯,周文老師指出“差序格局”這個社會學概念不要用在這種政治理論強的政治學研究中,要把政治學的基礎做紮實👨🏽🚀;針對金莉黎的報告🤦🏿♂️,宋道雷老師指出全球化中的主體不是政府而是民族國家,要明確好主體;針對李超的報告,郎秀雲老師指出可以對概念進行歷史梳理;針對李思思的報告,顧鈺民老師指出講“國家資本主義”要考慮是以國家為主體還是以人民為主體🚴🏼♀️;概念的界定要規範有依據👸🏼👩🦼➡️;針對廉國強的報告,嚴金強老師指出要註意兩個毫不動搖的前提所在;針對徐哲晟的報告,顧鈺民老師指出要註意行文的實用性;針對楊慧敏的報告,顧鈺民老師指出要更加明確習近平的時代觀是什麽🧚🏻♂️,馬克思的時代觀是什麽。
此次學術報告會幫助同學們提高了對自己論文研究方向的認識,推動了後期具體研究工作的系統和深入。
(供稿🧼:李文蕾、陳玉、孫露露🤷🏼♂️、蔣英勃、楊易)